做到“三个始终” 实现“三个作为”
倾力打造“平安高校”建设新名片
济南市公安局长清区公安分局 焦守玮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我们共产党人的本,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,对党和人民的忠诚。我们要固的本,就是坚定这份信仰、坚定这份信念、坚定这份忠诚”。正是带着这份坚定的初心使命,在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,长清公安分局组织全体民警以学铸魂、以学增智、以学正风、以学促干,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引,面对长期困扰高校警务工作的问题短板,出实招、破难题、谋发展,在推动“平安高校”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。
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打牢基础根基,为解决高校常态化驻警难题奋力突破。长清大学科技园位于济南西部新城核心区,汇聚了11所高校20万师生,是全市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、文化科研中心、创新创业中心。近年来受疫情、舆情、社情交织影响,涉高校政治稳定、意识形态、学生案事件呈现抬头趋势。分局党委坚定“高校稳则政治安”这一主导思想,直面高校警力不足、机制不畅、保障不到位等核心问题,创新实施“一校一室一专班”警务运行机制,为实现“发案少、秩序好、校园稳定、师生满意”这一目标推出三个措施。推出“一校一警务室”全覆盖工程,着力解决警力不下去的问题。警力不下去,情况不上来,警务室不健全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。为此,去年以来分局党委将“高校警务室全覆盖工程”列为重点工作,先后对11所高校警务室外观标识、办公硬件、制度规范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,确保了规范后的警务室分区合理、功能齐全,为实现高校常态化驻警提供了基础支撑。实施“一校一专班”运转机制,着力解决警力待不住的问题。高校驻地派出所警力不足,一名社区警对应多所高校,难以确保全天候下沉工作。为此,分局党委通过征求意见、深思熟虑,从全局选拨11名高级警长、11名高学历辅警组建“高级警长驻高校”工作专班,一校两警全日制进驻警务室开展工作,彻底转变了以往“人员下不去、信息上不来”等不利局面。推出“5+1系列措施”清单,着力解决工作怎么干的问题。为了让警务室工作落实落地,我们分门别类推出“5项措施+1套台账”,通过每年召开一次警校联席会议,每学期开展一次普遍性安全教育,每月开展一次校园隐患大排查,每周推出一次“七警进高校”宣防活动,每日推送一次警情通报,让警务室工作细化落实,并配套建立29类业务管理台账,真正实现了对高校警务工作的闭环式管理。
始终坚持系统观念,汇集维稳之力,为实现高校共建共治共享积极谋略。党的“二十大”报告中指出,“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,提升社会治理效能,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”。“平安高校”创建仅仅依靠一个专班、十几名警力也是远远不够的,必须发动各方力量、汇聚联动能量,将社会化治理的网格在高校落实落细。为此,我们专门组建了包含分局责任警种、校保卫机构在内的高校维稳领导小组,形成信息搜集、上报、落地、处置、反馈常态化运转机制,在处置今年三起涉学生敏感事件时,各部门警种反映迅速、处置有力,及时消除了潜在隐患。同时,我们积极发动学生干部、党员志愿者、保安队员,组建白鹭义警队、青年先锋队、警保联控队三支辅助力量、1700余人,积极协助民警开展信息排查、纠纷化解、防范宣传、事件处置等工作,形成了“小事不出班级、大事不出院校”的平安共建格局。今年,警校联合处置各类警情312起,破获案件170余起。今年5月份,从一起学生被盗电动车线索查起,各方力量联动配合、深挖扩线,截止目前已破获涉高校电瓶车被盗案件110余起,打击处理4人,成功追回学生被盗车辆140余辆。
始终坚持人民至上,苦练服务内功,为提升师生安全感、满意度用情用力。习近平同志指出,“时代是出卷人,我们是答卷人,人民是阅卷人”。在“平安高校”创建的这场大考中,我们紧紧围绕师生需求增长等变化,不断健全完善校园110、证件办理、纠纷调处、法律援助等服务功能,配套设置e警通自助设备、打印复印机40余台,让广大师生不出校门就地可办13类145个服务项目。我们结合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,联合校团委、学生处成立“华姐工作室”、“超哥服务中心”等特色办公室,以唠嗑式、谈心式交流及时帮助大学生疏导压力、化解纠纷,先后服务师生2300余次,调处学生纠纷390余起。同时,我们坚持精准反诈工作思路,推出一个反诈中心APP、一个树状反诈微信群、一堂反诈宣传课、一份反诈承诺书”“四个一”措施,通过网上建墙、网下劝阻、滴灌式宣传,将反诈意识成功打入20万师生的潜意识,推动高校电诈案件呈现逐月下降趋势。
“高校稳则政治安”,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,我们将继续深耕高校警务,持续发力保障平安,用心用情护航青春,努力“让平安永驻 为青春护航”成为“平安高校”创建的一张崭新名片,为强省会建设贡献公安力量!